
优化防疫后的健康防护思考
文章来源:李立明发布时间:2022-12-09
《旧唐书·魏徵传》有一句我们熟悉的名言:“夫以铜为镜,可以正衣冠;以史为镜,可以知兴替;以人为镜,可以明得失。”
12月7日,国务院联防联控机制综合组发布了《关于进一步优化落实新冠肺炎疫情防控措施的通知》,进一步明确了新冠疫情的防控优化措施,核心内容为:缩小封控范围、优化核酸检测范围、保障医药供给秩序及推动老年人疫苗接种。
12月8日,国务院联防联控机制发布《新冠病毒感染者居家治疗指南》。强调要按照进一步优化落实疫情防控措施有关要求,提出了新冠阳性感染者居家的指导意见,如备药指南、抗原检测、转诊流程等。
我国新冠疫情防控又向前迈出了新的一步。
今天的中国,可能是全球最后迎来奥密克戎大流行的国家,“抗疫三年,对于大部分普通人来说,疫情才刚刚开始。”因此,以邻为镜,梳理不同国家疫情的发展态势,不同国家面对奥密克戎冲击时所采用的防控手段,既是对个人健康保护的参考,也能够寻找其中的优质投资机会。
日本、韩国、新加坡、中国香港,都有着与我们类似的文化,以及对政府职能、老年人的态度,是我们的一面镜子。这些国家也有着与我们类似的人口结构、基因型。所以这些国家的开放过程,对我们现在的政策走向将有着极其重要的参考作用。相信我们的决策者也会参考上述国家开放过程中的准备动作,以及为开放后可能产生的结果做好准备。上述国家的政策变化以及疫情发展梳理如下。
01
五地区人口结构

02
日本
1、 日本应对新冠疫情的政策变化关键节点

2、 日本每日新冠感染与死亡数据
由于冬天的到来,日本现在正在经历第8波疫情,目前平均日新增约8万人,死亡病例约每日100人,感染后死亡率约0.12%,开放初期的死亡率约为0.2%(奥密克戎期);虽然新增感染数量依然高企,但由于疫苗接种等防护措施的普及,死亡率已经远低于前几波疫情。

3、日本疫苗接种情况

4、日本应对新冠所使用的药物

2022年9月16日起,美国默克(Merck)的抗病毒药物Molnupiravir开始在日本面向大众流通。2022年11月22日,日本厚生劳动省审核EUA批准了盐野义制药公司的新冠病毒感染症口服药“Xocova”用于轻症的治疗。厚劳省曾在7月的会议上暂缓批准,之后盐野义方面追加提交了最终阶段临床试验的数据。
5、日本的重症医疗救治能力
日本每10万人拥有13.5张ICU病床,虽远低于德国、美国等国,但高于中国的4.4张。
6、日本政府现行的主要应对措施
A:推广疫苗接种,尤其是60岁以上合并基础病的老人及医护人员的接种;
B:虽然不强制,但是戴口罩、勤洗手、免聚集、适当备药(解热镇痛)等措施指导;
C:提供PCR及抗原检测措施,对轻中症者推广居家隔离措施,避免医疗资源挤兑;
D:提供多种可以通过药店购买的特效药给感染者,避免医疗资源挤兑;
03
韩国
1、韩国应对新冠疫情的政策变化关键节点

2、韩国每日新冠感染与死亡数据

3、韩国疫苗接种情况

4、韩国应对新冠所使用的药物

2022年1月13日起,韩国政府购进辉瑞新冠口服药“Paxlovid”;症状出现不足五天、重症转化风险较高的轻症和普通型患者中,65岁及以上患者或接受居家治疗、入住生活治疗中心的免疫力低下患者为优先用药对象。
5、韩国的重症医疗救治能力
韩国每10万人拥有10.6张ICU病床,虽低于日本,但高于中国的4.4张。
6、韩国政府现行的主要应对措施
A:推广疫苗接种;
B:虽然不强制,但是戴口罩、勤洗手、免聚集、适当备药(解热镇痛)等措施指导;
C:提供PCR及抗原检测措施,对轻中症者推广居家隔离措施,避免医疗资源挤兑;
D:提供多种可以通过药店购买的特效药给轻中症感染者,避免医疗资源挤兑;
04
新加坡
1、新加坡应对新冠疫情的政策变化关键节点


3、新加坡疫苗接种情况

4、新加坡应对新冠所使用的药物

2022年2月3日起,新加坡政府批准了辉瑞的Paxlovid面向成人高危人群的轻中症使用;2022年4月19日起,新加坡政府批准了默克的Molnupiravir面向成人高危人群的轻中症使用;
5、新加坡的重症医疗救治能力
新加坡每10万人拥有11.4张ICU病床,高于韩国,低于日本,远高于中国的4.4张。
6、新加坡政府现行的主要应对措施
A:推广疫苗接种,尤其是最新的双价mRNA新冠疫苗的接种;并且建议接种5个月以上的人继续接种;老人接种率也极高;不接种疫苗者,需要自费承担医疗护理费用;目前新加坡的疫苗接种率是全面领先的。
B:提供PCR及抗原检测措施,对轻中症者推广居家隔离措施,避免医疗资源挤兑;
05
香港
1、香港应对新冠疫情的政策变化关键节点

2、香港每日新冠感染与死亡数据
香港2022年之前一直执行相对严格的边界管控及隔离措施,也达到了清零的目的,曾于2021年创造了连续56日本地零新增的记录。但到了2022年,疫情迎来了集中爆发,即香港第5波疫情大爆发,目前平均日新增约不到8000人,感染后死亡率约0.15%;

3、香港疫苗接种情况

目前在香港接种的疫苗共有2种,分别为复星/BioNTech所开发的mRNA疫苗复必泰和科兴的灭活疫苗。从香港公布的数据可以看出,接种疫苗与不接种疫苗,对生命健康的保护差别极大,所以现在香港特区政府一直在强力推广疫苗接种。
数据来源:香港特别行政区政府

2022年3月14日时任香港特首林郑月娥在记者会上说,经政府协助,医院管理局购入默沙东药厂的莫纳皮拉韦和辉瑞药厂的帕克斯洛维德。前者已悉数运抵,并已在应用;后者首批次今日稍后运抵,其他批次未来两三个月陆续抵港。
5、香港的重症医疗救治能力
香港每10万人拥有7.1张ICU病床,低于日本、新加坡等国,但高于大陆的4.4张。
6、香港特区政府现行的主要应对措施
A:推广疫苗接种,但接种速度及普及度均落后于新加坡;
B:提供PCR及抗原检测措施,对密接者、轻中症者推广居家或社区隔离措施,避免医疗资源挤兑;
06
邻居们给我们的借鉴
从上述历史梳理中,可以看出,日本、香港属于被动开放,而韩国、新加坡则属于主动开放。不同的是,韩国开放初期死亡率飙升,最大的问题在于开放时间点的选择(2021年11月初),正好赶上致死率极高的Delta流行株,而新加坡则成功地延后了开放时间(2022年3月),降低了死亡人口。
日本由于老龄化比较严重,所以死亡率高于其他地区。
对比得看香港和新加坡,香港人口740万,有记录感染者2,043,967,死亡10,610;新加坡人口570万,有记录感染者2,157,021,死亡1,701;新加坡有准备地主动开放,既保护了经济,又减少了死亡人口,同样作为独立城市,新加坡经验更值得学习。
香港前期通过传统的入境管理、隔离、检测、社交隔离、公共设施管制等措施,对新冠疫情控制良好。但疫苗接种率不高,个人接种次数不高,当2022年Omicron来袭时,则显得相当被动,被打了个措手不及,不得不被动开放,此间感染高峰造成了大量的人员,尤其是老年人的死亡。从新闻中,可以看到年初爆发期,对医疗设施及医护人员造成了不小的冲击。而香港ICU病床数不及新加坡也造成了医疗资源的相对紧张。不管在舆论上还是经济效益上都受到了相当大的损失。
1、打疫苗。最好打三针、甚至打四针。如果有机会的话,最好每隔半年到一年都进行一次疫苗接种,就像接种流感疫苗一样,防患于未然。虽然不见得能防感染,但是可以防重症、防死亡、降低发高烧的可能性,获益良多。
2、 锻炼身体,多吃一些蛋白质,戒烟。让自己的免疫系统强起来,永远是最好的。
3、 戴好口罩。戴口罩更多是保护他人,也能适度地保护自己。
4、 勤洗手,做好个人卫生防护。
5、 家里常备抗原,这样如果出现症状后,检测如果阳性,可以自我隔离,保护家里其他人,尤其是老人孩子。
免责声明
本资料仅供本公司的合格投资者参考阅读,不因接收人收到本资料而视其为本公司的当然客户。本资料基于本公司认为可靠的且目前已公开的信息撰写,在任何情况下,本资料中的信息或所表述的意见不构成广告、要约、要约邀请,也不构成对任何人的投资建议。本资料版权均归本公司所有。未经本公司事先书面授权,任何机构或个人不得以任何形式引用或转载本资料的全部或部分内容。